《礼记》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全篇



微信截图_20241130161500.jpg


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

——生命与孝道之间的选择


原文


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(2)。公子重耳谓之曰③:“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(4)?”世子曰:“不可。君安骊姬,是我伤公之心也。”曰:“然则盖行乎?”世子曰:“不可。君谓我欲弑君也(5)。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?吾何行如之(6)?”使人辞于狐突曰(7):“申生有罪,不念伯氏之言也,以至于死。申生不敢爱其死。虽然,吾君老矣,子少(8),国家多难,伯氏不出而图吾君(9)。伯氏苟出而图吾君(10),申生受赐而死(11)。”再拜稽首(12),乃卒(13)。是以为恭世子也(14)。


注释


①本节选自《檀弓》上。“檀弓”是前首人物的姓名,编者用作篇名。全篇内容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讨论丧礼的言论,富有文学色彩,风格独特.②晋献公: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晋国国君,姓姬,名诡诸。世子:太 子.③公子重(chong)耳:太子申生的同父异母弟弟。后来当上晋国国君,称晋文公,是春秋五霸之一。④盖(he):同“盍”,何不,为什么不。⑤弑(Shi):臣子杀国君,或儿子杀父亲叫弑。(6)行:这里指 逃奔。如;连词。之:往,去。(7)辞:告别,狐突:申生的师傅,字伯行,所以又称“伯氏”。(8)子:指骊姬的儿子奚齐。(9)图:策划,谋 划。(10)苟;如果,倘若。(11)赐:恩惠。(12)再拜:连拜两次。稽 (qi)首:古时叩头敬礼。(13)卒:死去。(14)恭:人死后按其生前敬顺 的事迹给予的称号,即谥(Shi)号。


译文


晋献公想要杀掉他的太子申生。公子重耳告诉申生说:“你为什么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对父亲说呢?”太子说:“不行。父亲有骊姬才得安乐,我说出来会伤他的心。”重耳又说:“那么为什么不逃走呢?”太子说:“不行。父亲会说我想谋害他。天下哪里有 没有国父的国家?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?”于是申生派人向狐突 告别说:“我申生有罪,没有听从您的忠告,以至于只有去死。我 不敢贪生怕死。虽然如此,但我们国君年纪老了,爱子年纪又小。 国家有许多忧患,您又不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。如果您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,我就得到了您的恩惠,甘愿去死。”申生再拜叩头行礼,接着自尽身亡。因此,人们送他溢号称“恭世子”。


国学典籍·相关推荐

  • 《礼记》晋献公之丧全篇

    晋献公之丧(1)——非礼不听是君子原文晋献公之丧,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(2)。且曰:“寡人闻之(3):亡国恒于斯,得国恒于斯。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(4),丧亦不可久也(5),时亦不可失也,孺子其图之(6)!”以告舅犯(7)。舅犯曰:“孺子 其辞焉(8)!丧人无宝,仁···

    国学典籍 2024-12-04 0

  • 《礼记》成子高寝疾全篇

    成子高寝疾(1)——生死都要对人有益原文成子高寝疾(2)。庆遗入请曰③:“子之病革矣,如至乎大病(4)则如之何?”子高曰:“吾闻之矣:生有有益于人,死不害于人。吾纵生无益于人,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(5)!我死,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(6)。”注释①本节选自《檀···

    国学典籍 2024-12-04 1

  • 《礼记》子柳之母死全篇

    子柳之母死(1)——君子不取不义之财原文子柳之母死(2)。子硕请具③。子柳曰:“何以哉?”子硕曰:“请粥庶弟子母(4)。”子柳曰:“如之何其粥人子母(5),以葬其母也?不可。”即葬。子硕欲以赙布之余具祭器(6)。子柳曰:“不可。吾闻之也:君子不家于丧(7),···

    国学典籍 2024-12-04 1

  • 《礼记》曾子寝疾全篇

    曾子寝疾(1)——事于小处见精神原文曾子寝疾(2),病③,乐正子春坐于床下(4)。曾元、曾申坐于足(5),童子隅坐而执烛(6)。童子曰:“华而睆(7)。大夫之箦与(8)?”卜也!”子春曰:“止!”曾子闻之。瞿然曰(9):“呼(10)!”曰:“华而睆,大夫之箦与?”曾子···

    国学典籍 2024-12-03 1

  • 《礼记》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全篇

   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(1)——引咎自责的敬业精神原文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(2),县贲父御③,卜国为右(4)。马惊,败绩(5)。公队(6),佐车授绥(7)。公曰:“末之(8),卜也!”县贲父曰:“他日不败绩,而今败绩,是无勇也!”遂死之。圉人浴马(9),有流矢在白肉···

    国学典籍 2024-12-03 1

  • 《礼记》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全篇

   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——生命与孝道之间的选择原文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(2)。公子重耳谓之曰③:“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(4)?”世子曰:“不可。君安骊姬,是我伤公之心也。”曰:“然则盖行乎?”世子曰:“不可。君谓我欲弑君也(5)。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?吾何···

    国学典籍 2024-12-03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