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法灵验的三个必备条件:师承、内功、诚心



一、道法传承
所谓道法传承,主要就是师承问题,道门有句话:要想成神仙,除非遇神仙,自己还要是修仙的材料才行,大道都是神仙传神仙。道法同样也是一个道理,要想学好道法,必须要遇见真正有道法传承,真正懂道法的师父,这个传承,就是各门派祖师爷传下来的道法的一整套体系的东西,不是单一的,而是整体的一套体系。

经书、科仪、法事、经咒、各种道场等,而且每个门派以及师承传的都不一样,正一道也有很多门派之分,但是无论是哪个门派,必须要有个传承。

总之一句话,就是要遇到真正会这个道法的师父,有一套完整的、传统的东西可以教你。现在很多做道场的,都没有遇见真正会道法的师父,都是东拼西凑学来的,学来的东西很凌乱,很不完整,里面的秘诀秘法秘咒以及运用、配合一样都不会,没有真正完善的传承体系,也没有遇到真正的道法师父,所以做的法事很不灵验、装神弄鬼而已。


二、内功修行
除了有传承体系以及真正的师承之外,还需要有修行,这个修行就是内功修行,也就是大道,这是必须要修持的。道法要想灵验必须要修炼,修炼就是道,道为体,法为用。道以法而显,法以道而灵,道法两者是不可分割的。

自古以来很多正一道高道都是修炼高人。比如张天师、许天师、葛天师、萨天师,以及三十代虚靖天师等,他们都是修炼高人,都是以内炼炼神之法成道。

大家可以看看《王侍宸先生家话》以及三十代天师《虚靖真君语录》里面都是讲修炼为主的。如果没有高深的内功修炼以及性命双修造诣,要想道法灵验,可以说是空谈和妄想,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。

道教南宗的白玉蟾祖师,也是道法高深之人,但是白祖师一生都是以坐炼内功修炼为主,境界高深,所以道法之灵验对于其人来说只是翻手覆手之游戏而已,大家必须要理解。


三、诚心功德
至于诚心功德、是怎么讲?因为做法事道场,无论阴阳两种道场,都是为信众消灾祈福或者为亡者超度荐拔。需要消灾的,就要诚心诚意祈祷为人消灾祈福,需要超度的,也要诚心诚意祈祷亡魂超度。

必须要做到至诚之道,至诚之道,可以感恪天地神灵,不管儒家道家还是佛家,都需要一个诚心和虔诚,诸葛亮祖师也说,神为信己者灵。所以既然替人家做事,就必须要诚心诚意的去做。要是三心二意、心猿意马,这样是有罪的,是要得罪鬼神的,拿了信众的钱财替人消不了灾,是要死得很惨的。

诚心为什么要和功德联系在一起说,因为诚心去做法事、替信众消灾祈福是有功的,而且也是自身道德慈悲的体现。所以真正能够诚心之人都是有大德之人,有德行之人也自然能够诚心格物。

故而为居士信众做道场法事,必须要能够一心一意的去做,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,要是做不到,那就不要做。若是只想着把钱弄到手,不考虑其它的因果报应,那结局自然是不好的,所以很多做法事的人,要是做不好或者道德修行不够的,最终都比普通之人还要死得难看、因为这是拿鬼神在开玩笑,得罪人都是小事,得罪鬼神就是自讨苦吃。

正所谓,获罪于天无所祷也,自作孽不可活,谁也救不了你。所以从古到今很多江湖术士以及大仙神汉或者道门法师,要是自身道德修行不好的,看看他们的结局下场自然就一目了然。


综上所述这三点之中,最重要的还是修行、修真、修道,这是重中之重。


微信截图_20240731201616.jpg


民俗文化·相关推荐

  • 罗平布依刺绣:令人惊叹的传统艺术

    在中国的刺绣艺术之中,罗平布依刺绣以其独特的风格、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。作为布依族的重要文化遗产,罗平布依刺绣承载着数百年来的历史和传统,展现了布依族人民的智慧与审美。历史渊源:从古至今的传承罗平布依刺绣起源于中国贵州省的罗平县···

    民俗文化 2025-04-03 9

  • 斩断烂桃花的玄学方法——斩桃花法事

   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,每天都有无数对男女情感出问题。男女情感出问题,主要是另一伴出现了桃花危机,如果另一伴出现了烂桃花,外遇,第三者插足,出轨等等。每一个人都会有桃花运,有些人的桃花运十分旺盛,有些人的桃花运却一直平平。桃花运太过旺盛就是···

    民俗文化 2025-04-03 10

  • 以“砚”交友:文房四宝中的独特纽带

  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文房四宝,即笔、墨、纸、砚,是文人雅士必不可少的书写工具。其中,“砚”不仅仅是一个用来研磨墨汁的器具,它在文人交友、交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。砚的历史与文化砚,作为文房四宝之一,历史悠久,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。早在商代,古···

    民俗文化 2025-04-02 24

  • 乌镇木心美术馆:艺术与文化的精粹之地

    位于中国江南水乡的乌镇,因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著称。而在这片古老而宁静的土地上,木心美术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艺术内涵,成为了游客们寻幽访古的一处重要景点。这座美术馆不仅仅是展出艺术作品的场所,更是一个融合了历史、人文与···

    民俗文化 2025-04-02 28

  • 同是腊味,广式香肠为何偏甜而湘西熏肉重咸?

    腊味,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,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。其中,广式香肠和湘西熏肉作为两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腊味,因其味道上的显著差异而引发了广泛讨论。广式香肠偏甜,而湘西熏肉则偏重咸,这究竟是怎样的文化背景和烹饪技巧使它们呈现出如···

    民俗文化 2025-04-01 40

  • 榆阳画匠:承载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

    榆阳,位于中国陕西省榆林市,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。在这片土地上,民间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了几百年,尤其是榆阳画匠,更是地方文化的一张名片。榆阳画匠融汇了工艺、绘画与地方特色,承载了传统文化与地方情感。榆阳画匠的历史渊源榆阳的民···

    民俗文化 2025-04-01 36